“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专利能和需求方精准对接,最终形成市场化产品,共享创新成果、推动科技赋能共同富裕。”南京理工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陈蕴哲开心地说道。截至12月8日,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打造的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已签约7000余家合作单位,超过30万件专利在平台转化为数字资产,该平台还入选了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高校、科研单位、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有大量的专利,如何让这些优质“知产”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其创新力?近年来,南京以探索建设知识产权产业数字化体系为路径,在自贸区南京片区布局建设。2020年10月下旬,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开始试运行。目前,该平台拥有在售专利近3万件,已完成专利、版权等交易2.5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7亿元,帮助“知产”实现“资产”的转变。
“知识产权交易往往面临着‘跨地域组合’‘跨行业组合’的情况,信息上的对接和传统的信任问题是交易成败的关键。我们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金融实名认证、司法电子存证等技术手段,以及银联系统实时交易,可以有效溶解这层‘隔膜’。”平台由江苏数字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该公司董事长白杰告诉记者,知识产权入库后可以得到专业的管理和保护,进入流动环节后,借助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实时交易、连续跟踪,后续交易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能极大缩减。
南京金马电子电器厂厂长赵峰最近刚拿到专利证书,“这个平台很不错,希望能通过它成功把专利交易出去,让有实力的企业转化落地,厂里也能有钱进一步发展壮大。”
记者了解到,通过与南京公证处合作,平台还落地了全国首个“区块链存证+公证存证”,可实现知识产权在线快速登记存证,提供知识产权“确权-交易-运营-维权-融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相关单位在使用知识产权的同时,可以通过折价占股、抵质押、融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获得投融资支持,还可选择将知识产权信托化,通过残值回收、利用跨地区的技术代差进行全球范围的无形资产配置进行变现或再投资。
当前,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已成南京金融制度创新的一块“金字招牌”。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落子”南京,在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还为南京打造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