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江苏网_江苏网_大苏网_江苏资讯-江苏头条

历史性跨越!南京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十强”

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新型智慧路灯伴侣,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已在南京和广州、汕头等地应用。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

【编者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面对外部形势的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顺利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结构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民生福祉显著增加、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党的建设显著加强”的奋斗目标,“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正在展现出鼓舞人心的现实模样。当前,南京正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省会担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今起,本报推出“喜迎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回眸不平凡的五年”系列报道,回顾五年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现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敬请关注。

【写在前面】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五年来,南京深入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争先进位,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这五年,南京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38%,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4.1倍;江北新区直管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10.3%提高至14.1%,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承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南京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抢抓“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机遇,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南京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坚实,城市首位度、竞争力显著提升。

金九银十。九、十月份,位于软件谷的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外忙碌。公司研发、市场、销售等各个岗位的人员又全国各地“到处飞”,“拉着行李箱就出发”。

博智安全负责人对记者说,受惠于南京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公司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

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增幅居GDP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镜头1】9月28日—10月3日,中国电科十四所第四次参加珠海航展,不仅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明星展品,也更加注重向客户展示体系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展出规模进一步提升,内涵也更丰富。在全力做好“三军之眼、国之重器”的同时,十四所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领南京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早前几天,由十四所牵头承建的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作为全国高寒地区首条穿江地下交通通道,开始载客试运营。南京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正在努力服务更大市场。

【解读】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南京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地位逐步确立,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五年来,南京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继续壮大,创新载体稳步建设,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南京对重点产业链实行“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对重点产业链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分层次建立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两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设备、高性能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等三家创新中心,正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八大产业链能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增势稳定、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超额完成“两年新增百家”计划,生物经济确定“产值三年翻番”目标。

与此同时,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列江苏第一,都市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00亿元,特色富农之路越走越宽。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内外需求稳定提升

【镜头2】9月16日20:00,9月26日20:00,10月5日20:00,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南京消费券以线上抢券模式发放。“南京消费券”包括商场超市消费券、餐饮消费券和锦鲤消费券三种,锦鲤消费券获奖者在使用完商场超市消费券或餐饮消费券的用户中抽取。抢到消费券的市民告诉记者,“南京消费券”真金白银“抵金”,大家更有底气“血拼”。

【解读】市商务部门表示,今年4月23日,南京召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现场推进会,发布南京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批时尚活力新消费载体成功开业,14家市级重点直播电商基地和16家培训直播电商机构被认定,老门东、1912街区等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200亿元,年均增长7.3%,城市整体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与此同时,南京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能级再提升;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的首个跨区域都市圈规划,城市发展腹地进一步延展;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国家278项改革试点经验已复制230多项,全省首批20项改革试点经验已复制推广15项,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今年以来分别增长60%和34%。

“走出去”“引进来”,融入“双循环”。南京还抢抓“一带一路”、RCEP叠加机遇,举办各种类型对接活动,不断扩大有效投入,促进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五年来,全市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由2011年末的10.6%,提升至2020年的12.0%;城市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根据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机构统计,南京的世界城市排名由2016年的第139位升至2020年的第87位。

全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镜头3】9月25日,全国工商联在长沙发布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南京苏宁易购、南钢集团、弘阳集团、五星控股集团、汇通达、金浦集团、新华海科技集团、金鹰国际集团等8家企业入围,总数比去年增加2家,排全省第四位,比去年前进1位。

【解读】2018年,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其中有15条具有南京特色、全国首创。2019年,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条》,其中7条全国首创,47条处于全国先进水平。2021年2月,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8条全国首创,46条全国领先。2021年3月,《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正式实施,南京营商环境进入立法优化时代。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南京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迸发、涌流。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南京被评为标杆城市。

据市发改委介绍,五年来,南京紧扣中央和省委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制约改革推进的利益“中梗阻”,切实解决影响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下力气啃下“放管服”、国资国企、社会民生等改革“硬骨头”,不断开创南京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面向新五年,产业质效再提升。南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筑参与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健

■专家点评

以高质量产业发展推进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

张为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过去五年,是南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质量快速提升、产业集群效能显现、科技内涵逐步丰富的五年。

五年来,南京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进一步实施改革开放,统筹协调各类产业发展,以国家级产业平台为支撑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产业园区差异化为现实基础推进发展模式多样化、以全市科技力量为依托推进发展内涵高质化,以科技创新成果武装三次产业,以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全要素的质量提高;以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推进全市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在全省和全国的产业引领度、竞争力,体现南京的使命担当。

其中,一次产业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向都市化、绿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二次产业的科技内涵不断丰富,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发展步伐更加坚定,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集聚集群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全力保障提升了全市的生产生活需求。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服务效力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助推了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的实现,基础服务业使得城乡生产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公共服务业保障和提升了民生需求和发展需要。

南报融媒体记者 宋广玉整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